首页 > 
【热点讨论】戒网瘾训练营咋搞
时间:2024-06-27 04:00:15来源:地方日报

孩子厌学的第一大原因,就是从父母的焦虑开始的,进入小学,孩子成长的比拼正式拉开大幕,起跑线之争让父母们不得不尽责尽力。盯着孩子的功课,对开小差、写错字、算错题这些行为立即纠错指正,布置额外的课外练习,严格控制孩子玩的时间,对各种课外辅导班格外热衷,和学习相关的道理经常灌输,孩子的成绩和表现俨然成为了父母情绪的晴雨表……被成绩控制的父母们逐渐失去了对孩子最自然的爱。父母们如此焦虑,那么孩子们感受到的是什么呢?三个原因是成绩好的孩子一般特别容易受到家长的关注和老师的偏爱,他们一直都是班级或者小群体的焦点。一旦成绩下降,他们不仅会受到父母的质疑,还会面对老师的谈话和同学的讨论。在这样的压力和关注下,孩子总是背负着沉重的负担,很难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为了避免失败,老师、家长、同学的质疑和讨论,孩子被迫学习,逐渐失去学习乐趣,最后只有压力,导致厌学。

在现实中,一些家长面对难教的孩子,在几度管教而不见多大起色后便失去了信心,开始对孩子放任自流,此时,无论孩子的言行、想怎样,家长都不再过问、指导,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响,行为发生偏差,待家长懊悔时,才发现已耽误了孩子的一生,头昏、头痛、脾气暴躁是厌学症的普遍现象,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许多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由于种种原因,经过多次努力却只获得一次次的低分和失败,又长时间受到社会的偏见、家长的漠视、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前途与发展...

1.不少家长都发现孩子对学习的态度,没有一开始那么热忱,甚至出现了厌学的情绪。这是因为大家面对孩子学习成绩不佳的时候,都是用贬低的态度去应对的。

2.“很多家长只会关注到行为表象”,司徒明镜工作中遇到的家长常常只看到孩子沉迷游戏、厌学、不愿意交流,“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双方的沟通已经形成障碍,是需要调整的。”

3.此次活动家长一起了解、学习在与孩子日常对话中,负面语言的“杀伤力”及用正面语言帮助孩子塑造健全的人格,让家长身同感受,纷纷表示深受启发,有效的让家长意识到与好好孩子沟通的重要性,同时提升家长的沟通技巧。

4.而且,我们越早能入手从家庭层面调整,孩子的变化也越早能发生。做家长的先改变自己对待孩子厌学的态度,改变自己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改变自己对学习这件事的认知,甚至要改变自己和爱人的相处模式,这些都是尤为重要的。

5.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就要努力做到,身行一例,胜过千言。禁止孩子玩手机,家长首先就要做到自己不玩;要求孩子多阅读,家长也要捧起书本和孩子一起读书……模仿能力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所以家长要成为榜样,以正面形象影响孩子。

令很多父母头疼的孩子厌学问题,其实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有些孩子不喜欢上学,听到学习两个字就觉得烦,其实跟厌食的原因是差不多的,都是对面对的东西没有兴趣,同时又在外界的长期逼迫之下产生了抗拒的心理。这时的解决办法,是应用“椰壳效应”,让孩子摆脱厌烦心理,对学习产生兴趣。

有时家长为了更直观了解孩子产生的心理问题根源,会和孩子的老师做进一步沟通与交流,通过了解孩子在班上的表现,与同学相处情况,与老师相处情况等。当把很多信息通过整合后,很容易就能找出孩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继而做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

六、遇到问题时,如何让孩子更强?这也是对孩子信心、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分析原因→讨论方→共同坚持。切记,家长这时的埋怨、唠叨,更不敢挖苦、讽刺。

在处理亲子矛盾时,家长需要在处理方上和孩子达成共识。家长需要被理解,孩子也需要被理解,当孩子不被理解时,就有可能闹情绪,加剧亲子矛盾,所以,这时家长可以给孩子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帮助孩子把情绪发泄出来,最后主动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把自己的情绪点表达出来。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