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讨论】淮北烈山最近的叛逆期孩子学校有方法吗
时间:2024-06-29 08:06:18来源:地方日报

此次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给孩子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不仅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也为他们的童年留下深刻的红色印记,更是培养了他们坚韧的意志品质,让他们勇敢的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但往往有许多家长在把孩子当朋友的时候,发现孩子容易出现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说失去了对家长们的尊重,对家长和长辈们都会表现得比较轻浮,其实这就是家长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失了分寸。

9月18日,河南郑州,有媒体报道,一女子因为家中老人生病,将儿子和女儿接到身边上学,却因为学位问题犯了难,眼看开学在即,孩子没有学校接收,这该如何是好呢?

组织青年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定期回访,与孩子谈心交流,辅导学习,引导其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树立阳光、乐观、积极的心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发重视,再加上“内卷化”严重,家长和孩子的压力倍增。为了缓解这种焦虑,家长会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别的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要有。这种焦虑和攀比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学校课堂的本质缺失,校外补习的“猖獗”。

小孩子就要有小孩样,要天真,淘气,可爱,萌萌哒。所以作为父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陪孩子玩,去做学校老师没有做,做不了的事情。学校会教的东西,给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就好了,回家了,妈妈就是妈妈,不要去当孩子的老师,不要去管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周末就是带孩子出去玩,去游泳啊,打球啊,熘冰,画画,舞蹈,钢琴,徒步,露营,旅游,社会实践等等。尽量让孩子活泼,让他去玩,摔伤了没有关系,没有头破血流就继续再玩,不要担心,就陪他玩。这样长大的孩子就皮实,能扛得住事,不会玻璃心,抵抗力也好,脑子也聪明。

孩子一出生,孩子在哪上学就成为压在家长心头的一座大山,操碎了心。为了孩子上学,换工作、买学区房、找关系、搬无数次家。

教育生态一直都是广大家长非常关注的话题,如何放下教育的焦虑也是每一位父母都要掌握的学问。下午的论坛中,清华大学治学系副教授刘瑜来到现场分享了《如何看待教育与阶层焦虑》。她认为,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而是感染。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准备好工作的人,而是培养准备好人生的年轻人。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在建立一定的边界和规则之上,给予孩子自主成长的空间。

否则,只能导致孩子更焦虑,手忙脚乱。其实孩子的考试,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考家长。在此,我把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开出的处方献给各位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情绪饱满,乐观开朗,并通过感染、暗示等心理机制,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