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分享青少年励志教育培训学校咋搞
时间:2024-06-27 05:21:03来源:地方日报

孩子之所以表现得不喜欢上学,是因为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没有转化为接受学校的要求,反而表现为对学校要求的抗拒。孩子是拥有独立的人格的个体,如果不能站在孩子的视角看待问题,那么往往效果会适得其反。我们只有放平了心态,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2岁的孩子其实并不懂太多,靠的更多是父母的选择。下面,我们再来针对家长咨询得最多的问题:XX学校和XX学校怎么选进行一个简单的解读。

湖南郴州的申爸爸咨询,家里17岁的女儿最近比较迷恋手机,总想上网闲逛,虽然知道不好,但自制力太差,陷入泥沼不能自拔。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网友,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整天就知道聊八卦。怎么让孩子不那么沉迷手机呢?

1.在我们警惕孩子患上了“电子产品沉迷综合征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过很多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的家庭,庆幸于这些家长们发现的早,咨询的及时,我们的老师也都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做了有计划的矫正和引导。

2.安徽安庆的吴妈妈反映,我家的小孩上高中,本来孩子学习比较忙偶尔上网轻松一下,我们也并不打算过多的干涉。但是他现在沉迷于游戏中不能自拔,耽误学习不说,现在还逃课跑去上网,晚上甚至还不回宿舍。尝试着跟他沟通,但是基本上没什么效果。怎么办?有没有什么方,能帮孩子戒除网瘾的?

3.不去网吧、电子游艺厅等不宜进入的场所;不沉迷网络或电子游戏,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自觉保护视力;不玩不健康网络游戏,不制造与传播虚假信息;注意防范形式多样的网络电信诈骗,拒绝“贪图便宜”、“天上掉馅饼”等心理,建议家长加强对孩子在使用手机、社交软件、支付工具等方面的监督和教育,提醒孩子不加陌生人,不贪心,不好奇,做到不轻信、不贪财、不转账;遇到不明情况请及时拨打110或96110。

4.互联网上有大量不良内容,它们时刻在我们浏览网页时趁机渗透,污染我们的精神世界。有一部分青少年上网浏览色情、暴力网络等不良内容,沉迷于格调低俗的网上聊天等。而网络游戏,更是让不少未成年人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网上的不良内容不仅造成了人的心理伤害,生理上的伤害也已出现,“网络上瘾症”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医学新名词。这种患者深陷于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无意与正常人沟通,下网后就出现断绝症状,如精神萎靡、身体不适等,以至造成学业、工作的荒废。

5.全体老师、家长要认真学习“双减”文件,自觉主动落实文件相关精神和要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护航。家长、老师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积极引导学生按时作息,每天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督促学生按各年级下发的暑期生活指导方案,完成相应的阅读、综合实践、劳动、体育锻炼、学科作业。

请家长进校接孩子时佩戴口罩并给孩子准备好口罩,做好防护。进校后,先到孩子班主任处领取出门条,再带孩子回宿舍收拾自己的生活用品。所有家长不要提前进校园,以免影响孩子考试!(注:由于寒假期间学校将对宿舍进行全面消毒,请家长接孩子时把孩子所有的生活及学习用品全部带回。)

开篇的这个文案是国家在7月24日发布的通知,主要思想是构建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减轻作业负担,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其中,在科学利用课余时间部分,提到了“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防止网络沉迷”。老实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通知,虽然有些老生常谈了,但也看出国家对于年轻人的重视,现在确实很多小孩子用电脑和手机太多,近视的情况非常严重。但在这篇几千字的通知中,关于网络沉迷部分只有半段,更多是在讨论规范培训机构之类。最终,我们也知道了结果,国内的培训机构事业受到了巨大打击。

寒假期间家长以身作则,上网及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电子产品要有节制,不沉溺网络;和孩子平等交流,约定好上网时间,谨防孩子沉迷网络。

父母的陪伴是防止孩子沉迷电子产品非常重要的一步,多花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如和孩子进行户外活动,亲近自然,让他们转移对电子产品注意力。同时,还能增加亲子间的感情,所以父母不管再忙碌也不能疏忽对于孩子的陪伴。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