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长送孩子军事化学校有方法吗
时间:2024-06-29 07:55:23来源:地方日报

在危险面前表现出紧张、焦虑,这是正常的反应,有助于我们识别危险,躲避和应对危险。若孩子对疫情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我们首先接纳孩子情绪,而不是去消除它。每当幼儿园放学时,有的孩子被按时接走,感受到被重视,一脸高兴;而有的孩子则苦苦等待,闷闷不乐,尤其是班里只剩下他时,孩子内心的焦虑会被放大,产生被抛弃的感觉。

说了这么多,仍有很多衣食无忧的孩子,不珍惜读书机会,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其实这种情绪时常发生,是任何人都无避免。而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此时父母的正确引导也尤为重要。父母需要通过日常的细心观察,找出孩子讨厌学习的原因,多多开导,及时鼓励学生,第一时间跟老师沟通。通过日常的沟通,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学习观。

我们都知道,成绩并不代表一切,成年人的工作生活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没有用在很多地方。孩子在学习中需要的也不仅是学习成绩要好,而是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都能得到提升。然而在整个社会大环境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也由于各种原因变得越来越焦虑;很多家长只能选择忽视孩子自身需求,让孩子在节假日去补课。

好多家长不清楚,其实孩子的问题,就像是一株株野草一样。无论孩子表现出怎样的成长问题,只能说明这些问题已经生长出来了,只是被你看到了而已,但是孩子真正的核心问题,往往是隐藏在土壤下面的。所以,仅仅解决表面问题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孩子沉迷手机、厌学的根本原因就是本身的心理素质不稳定或心理承受能力欠佳,孩子内心缺少了自尊、自主和自信。

为此,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心理教师刘文静建议:“一年级孩子处于幼小衔接的特殊阶段,家长可以在入学前,向孩子介绍学校基本情况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整理书桌、遵守规则的能力、遇到问题好好说的能力等,家长还可以通过亲身经历引导孩子适应新环境;三年级后家长可能更加焦虑孩子的学习,情绪是会传递的,希望家长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再去帮助孩子,避免自身的焦虑影响孩子;高年级的孩子由于小升初、青春期等情况,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请家长尊重、理解孩子并及时引导,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心理支持,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有许多家庭感到孩子不好管,费了很大劲管他,却仍然没有好的表现,厌学,贪玩,成绩不好等等。分析原因是没有解决好孩子的成长目标问题。人生必须自主自立才能杰出,而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出孩子能够自主自立,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家庭教育要有切合实际的战略规划和目标引导。

厌学的原因不完全来源于学校,也会来自家庭,以及身边的人和事。如果学校、家庭中任何一个环节再次出现了让孩子畏惧、恐惧的经验,一旦身处那个在孩子看来糟糕的环境或者想到害怕的事情,孩子就会出现恐惧、焦虑、担忧的情绪,从而导致不想去学校,甚至拒绝上学。

这种学生越来越厌学的情况,的确也比较多,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孩子们贪玩是天性,现在接触到的、能玩得又多。作为我们家长,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尽量发挥孩子们的特长,寻找孩子们的兴趣点,引导孩子们安心、用心持续地去学习。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