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亳州涡阳孩子叛逆改变学校
时间:2024-06-29 04:47:12来源:地方日报

孩子情绪不对劲,出现厌学、叛逆等各种心理问题,此时家长能够深刻反思自己,开始从自身找原因、并正视自己教育方式的不足,依然是个好家长,并不失败。孩子出现厌学玩游戏,一般有几个原因。一是家庭失和,或家长太忙碌,对孩子的陪伴质量不高,孩子缺爱。二是家长早期过于关注成绩,太控制,要求苛刻,孩子缺乏肯定与赞美。三是未注重孩子全面发展,没有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而应培养自然人,社会人。

中学生家长要建立平等民主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业态度和应试心理,适度开展性别教育,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家长克服片面的应试思想,引导子女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健康的审美追求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孩子在家中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适宜的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保护视力健康,防止沉迷网络,切实消除“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的现象。

1.现代科技的发达,让科技电子产品,也迅速进入了孩子们的世界。孩子对手机的沉迷,对游戏的狂热,这都让做父母的头疼,又无可奈何。

2.都说男人三十而立,也许正是一直的碌碌无为,从30岁左右开始,男人沉迷上了博,沉迷打而不能自拔。那时候的他没有顾家的概念,在13年的婚姻里,仍旧是一贫如洗,两袖清风,连一分钱的存款都没有。而女人作为他的妻子,刚开始也只是说说他,说多了也就开始和他吵起来了。后来,见男人仍旧没有悔改之意,索性只能离婚了。而离婚那年,男人刚满43岁,为了能够顾及到孩子的情绪,不影响孩子成长,双方也只能瞒着孩子,离婚后仍然住在一起。

3.孩子们在网络世界里快乐徜徉、自由驰骋,汲取着无限的知识和乐趣。然而,美好的背后也带来诸多弊端。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新鲜而有趣的事物不断地吸引着孩子们,造成一些小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荒废学业,甚至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4.现在很多家长不论有意还是无意,已经将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当成哄娃利器,堪比“电子保姆”。孩子哭闹不听话时,专注做自己事的家长就会将手机或iPad抛给孩子玩,有些孩子原本是想和父母亲子互动,无奈只有与手机作伴,时间长了,沉迷其中,有些孩子甚至发展到不经家长同意,自行拿手机、ipad,家长也是睁一眼闭一眼的,反正只要孩子安静家长就省心,两边相安无事。孰不知,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弊大于利。

5.侄子读高中沉迷游戏不能自拔,经常逃课去游戏厅。在家只要一有空,就想着开电脑玩,后来,嫂子把电脑卖了。有一次,凌晨3点,嫂子起来发现他人不见了,急得家人到处找,后来去附近网吧才找到他。那一年高考,侄子名落孙山,后来又去复读,被嫂子牢牢看管,才考上大学。

作为父母,如果自己的孩子出现厌学的心理。一定要帮助孩子及时分析原因,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尽早帮助孩子克服厌学心理。

曾经非常优秀的孩子,如今却沉迷网络,不能自拔,最痛苦的莫过于家长,现在不少家长对孩子使用网络的心理就像豆腐掉进灰堆里,切不得、打不得,又不能把孩子与信息社会切割开来不使用网络,又担心沉迷网络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事实证明,在爸爸陪伴教育下,女儿不仅不沉迷电子产品,还激发出了超强的创造力和独特的思维能力,小小年纪就能和爸爸一起制作玩具,还能提出自己的建议。

现在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手机,电脑,VR…让孩子完全不接触电子产品是不可能的,但是为了逃避陪伴责任,把孩子推给电子产品是极其不负责的。我发现,大部分孩子沉迷电子产品都是家长一手促成的:孩子年幼时,在哭闹时家长往往都是把手机塞到孩子手里,这样孩子会立刻马上安静下来,这种做屡试不爽。家长也仿佛发现了捷径,每次孩子哭闹或者家长有事情处理,甚至是家长为了偷懒,都把手机等电子产品塞给小孩子,等孩子年龄渐长,家长才发现,手机等电子产品“要不回来了”。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