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管叛逆孩子的学校怎么办
时间:2024-06-29 05:04:59来源:地方日报

为了向牛场乡输送优质教育资源,智家中心于今年11月把家庭教育一体化解决方案带进牛场乡,并在华康居委会内设立中国移动家庭教育样板间,让当地孩子们亲身体验电视、手机、教辅硬件多端联通,多屏共享的数智化家庭教育场景,参与大小屏联动的趣味知识竞赛,有效推进数字教育新基建。几十年来,我国在家庭教育工作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并获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有的家长对孩子生而不养、养而不教,不履行家庭教育义务;有的家长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原因歧视孩子,对孩子实施家庭暴力;有的家长过分“育儿焦虑”,采取激进手段增加孩子的负担,过分片面地追求所谓的“孩子成才”;有的家长过度娇惯、放纵孩子,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家庭教育乱象层出不穷,不合理、不科学的家庭教育导致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失衡,极其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没有了校外班,孩子课后“放羊”了没人管怎么办?减轻负担是好事,如何培养孩子的特长?面对新的教育生态,唿唤每个家长教子要有平常心,教育要有大胸怀。重视家庭教育,转变教育观念和方式。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源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我们想方设法构建幸福完整的家庭教育生活,并雷打不动,持之以恒。

(1)制定家长学校授课课程计划。积极调动各年级年级组长以及邀请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师,为家长办讲座,举办家长家庭教育交流会,努力解决困扰家长们的家庭教育问题,更好的实现学生、家长、学校三赢的局面。

据调查显示,我国近50%的家长不知道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情况不容乐观,现状亟需改变。近日,全国妇联、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五年规划》),把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确立为今后一个时期家庭教育根本目标,推动“十四五”时期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

针对部分家长家庭教育职责不清、家庭教育观念有误区、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等问题,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教授高亚兵建议相关部门开展“双减”策对家长影响的调查研究,为不同困惑类型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应包括明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各自职责、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家庭教育方式的改变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

荣玉玲老师的讲座《共铸和谐环境,促进幼儿成长》,听后感受颇深,荣老师不但提出了现在家庭教育的误区,而且也提出了家庭教育的目标和方向:让孩子有爱心;懂得分享,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培养孩子的情感。教育要达成一致性、连续性、互补性。采取切实可行的沟通方式,促进家长接纳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做家长的朋友,引领家长多读书、读好书,掌握好的教育方,增加正能量。

孩子没有上进心该怎么办。先找原因,再想办。两种类型家长,代替型家长,西代型家长。学校是能力的培养,家庭是能量的培养。世界精彩属于有能量的人。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