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程攻略行为矫正学校的利弊有办法吗
时间:2024-06-29 05:08:37来源:地方日报

之所以有延时,有托管,其设置的基本前提,就是家长们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照看孩子,交给老师最放心,呆在学校最安全。这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逻辑。如果你去问我们五年级学生,他们都知道,只是在学校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去博物馆,去科技馆,美术馆,需要去书城,去公园,他们需要去做一些研究,还有不少孩子想学编程,学乐器……而这是在学校里无法实现的。如果都关在学校里,这不就成了困在笼子里的小兽吗?这是常见问题,学校会问家长是否了解其他的学校,比如他们会问:“孩子对口的xx学校还可以,为什么还要读我们学校。”“孩子离××学校更近,上学更方便,为什么考虑读我们学校呢?”等等。

一项调查发现,近三成小学生受焦虑征状困扰,部分达杞人忧天的程度,例如担心坏事会发生在自己或家人身上、怕事情不顺利和害怕上学等等;此外,原来家长过分操控孩子,亦会加剧对方的焦虑,有关征状或会延续至中学,令学童“由小惊到大”。

1.无达到父母的要求,是最容易导致自卑的,也是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之一。只要孩子努力学习了,父母就要给予奖励,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轻抚、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使其感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父母要多加鼓励,要让孩子亲身体验自己没有那么糟糕,学好是有可能的。但如果只是在旁边说一些无营养的鼓励的话,意义不大。

2.一家人一起好好讨论,权衡利弊再作出选择,哪怕最后的结果还是保持现状,至少心里也清晰了自己目前的现状,也就断了念头,不至于一提出孩子上学的事儿就焦虑。

3.开始家长都反对:孩子本来就不愿早起上学,再去操场跑几圈,岂不一进教室就打瞌睡?结果正好相反,学生反而更清醒,上课的气氛好了,记忆力、专注力都增强了。

4.处理拒学症以及选择性缄默症的共病,优先级是以让孩子顺利上学为原则。因为,当孩子没有办顺利到学校上课,这时,也就不存在教室里开不开口的问题。虽然,选择性缄默症的问题依旧存在。

5.开学在即,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把心收回来,远离入园焦虑呢?爸爸妈妈们该为孩子做好哪些准备呢?现在给爸爸妈妈们整理了6个“收心计划”,帮助孩子远离“开学焦虑症”,快速回归幼儿园。

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环境,二者缺一不可。他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而这两者中家长和老师占据着最重要的环节。

其实小编觉得,提前让孩子们去适应小学的教育是可以的,但是也要把握一个度。因为很多的家长巴不得让孩子把三年级应该学的知识,让自己刚幼儿园毕业的孩子提前就学习了,这样做会让孩子们讨厌小学教育阶段的生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到了开学季不愿意上学的原因,因为过早地超前教育让孩子已经有了抵触的心理,他会提前觉得小学的学习是很累的,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

强行把孩子抱进园极不可取,轻则让孩子对父母和老师失去信任,仿佛他们是合谋把他骗到园里,以后对上学更加警觉和抗拒。

比如,80年代的妈妈焦虑孩子偷看言情小说或武侠小说;90年代的妈妈焦虑孩子会追星;00年代的妈妈焦虑孩子不读书泡网吧;现在的妈妈焦虑孩子沉迷手机游戏。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