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题叛逆学校若水咋办
时间:2024-06-29 03:01:05来源:地方日报

两人结婚多年,陈先生早已习惯了妻子的存在,可口的一日三餐、家里的整洁干净、孩子的孝顺懂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等到即将失去时,才会发现其重要性。每周班队活动,促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每月有主题月活动,为全校学生搭建勤奋学习、健康成长、乐生活的成长平台;每年一次校园艺术节,每年举办两次大型田径运动会,一次班级篮球比赛……

到了7岁开始上小学,上小学虽然是免费的,但比免费的还贵!!!辅导班、兴趣班……动不动就是几千上万,普通人家的孩子,都想让孩子通过上学来改变命运!

爱因斯坦说:“阅读是孩子最珍贵的宝藏。”3—8岁是形成阅读能力的关键期,抓住这关键期培养孩子的阅读意识、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了老大的上学经验,老二上学的时候就轻松多了,我和家人经常会给老二讲老大在学校的快乐生活,也会请老大给老二讲讲在学校和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趣事,借此激起老二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可即使这样,孩子上学的第一天也是拉着奶奶的手,久久不愿放开,不过因为经常在老二耳边说学校的快乐生活,听孩子奶奶说,这种不安的情绪两天之后就彻底没有了。孩子每天放学,奶奶都会和她交流在学校的事情,及时为孩子排忧解难。

孩子入学后,学校的规矩变多了。有很多规矩与家长的想法相矛盾。特别是一些细节,家长认为没有必要,便开始应付了事。家长的应付思想,直接反映到孩子的行为上,孩子也就会认为这事儿没有必要,应付心理就产生了。孩子对学校的生活、对老师的教育也开始应付了。最终,孩子会应付一切,一个良好的习惯就难以养成。如学校要求早晨家长要把孩子送到学校指定位置,家长不能越过黄线。有些家长认为这也不是交警队划的“安全线”,多往校门口送几步又能怎样?而就是你的这几步,就会助长孩子任性违纪的心理,孩子在课堂上也会这样想:“我跟同学多说句话又能怎样?”“我回头看她一眼又能怎样?”“我呆一会儿再写作业又能怎样?”

开学后,大部分孩子经过一到两周就能够适应,但是有些孩子,特别是明确表达过不愿开学的孩子,可能更容易出现一些情绪、行为问题。

家长、学校和教师的各种压力和教育方式不当,及孩子的胆小、敏感、经不起批评等性格特点都易导致恐学症。家长首先要寻找孩子不肯上学的原因,不要采用简单的恐吓的方迫使其去上学。开始时先让孩子在学校呆一个小时,如果这步成功了,可将时间逐步延长。

孩子心理有什么想,家长可以通过沟通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内心想,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消除这些顾虑,不要采用简单粗暴的措施,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