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讨论】杭州滨江孩子叛逆适合上什么学校咋搞
时间:2024-06-27 04:48:41来源:地方日报

感谢我们1905班每位老师给予孩子的谆谆教导,衷心的跟老师说一声:辛苦了!尤其今年双减开始后,其实老师操心更多了,作业少了,孩子课外阅读多了,我们家项浩辰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有点震惊到我,是老师的辛勤引导,让孩子爱上看书,爱上阅读。数学是他的最爱,但每次总因为粗心离满分差几分,英语让他畏难,但这次期末也让他信心大增,自己说以后一定要稳住。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潜力,是推动孩子沉下心来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之一,没有兴趣就很难调动她的积极性。而孩子,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的兴趣往往会被外界事物的表面特点所左右,不能产生较强的、持久的、主动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训练孩子时,要善于捕捉孩子的兴趣苗头,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

教育部便下发了“双减策”,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过度补课、过度刷题的情况。

当然老师就是来教孩子的,家长管不管,老师都会尽心教。一个教室里坐着四五十人,哪些孩子家长管,哪些孩子家长不管,老师心里也没数。老师来教课,当然有义务要尽到教育的责任。老师的管与家长的管完全是两码事:老师主要管孩子的纪律、学习和品行,让孩子融入集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接受系统的学科教育,引导孩子全面发展,努力成才;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主要管孩子的物质生活,进行家庭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可以说,有的老师管的事,家长管不了;有的家长管的事,老师也无法插手。

指学生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有目的地、自觉自愿地学习。众所周知,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只有孩子自己想学,愿意主动付出努力,才有可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孩子,我宁愿相信你大器晚成”“慢养孩子”“360行,行行出状元”······经典名言,都说明孩子的成长路上,并不仅仅是学习文化知识这一件事,成才的路有千万条,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在实际生活中,又有多少家长如自己所说的一样,不关注孩子的成绩呢?但我要告诉你的是,好的学习成绩和写作业的多少并不一定成正比例,孩子的学习已经够累,所以,我并不赞成孩子每天在题海中度过,您只要按照我的要求,督促孩子高质量的完成当天的几道题即可。这样,既考查了孩子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保证孩子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还能让孩子爱上数学,何乐而不为呢?

第一:学生必须从心理上认可自己是要好好学习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以后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假装学习,假装努力学习,为了多玩儿一会手机而学习;

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体会到现实的残酷,明确了之后的工作目标,学习的目的性更加的专注,学习的针对性更强了,学习的自我驱动行高了,学习的效率可能会达到你人生的巅峰。

通过作业巩固提高自己。做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际上,学生正是通过做作业,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另外,做作业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会引起积极的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也使思维能力迅速得到提高。做作业可以为复习积累资料;作业题一般都是经过精选的,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对于做过的习题应该尽可能定期进行分类整理,作为复习时的参考资料。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