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讨论】孩子厌学叛逆教导学校咋办
时间:2024-06-27 03:37:42来源:地方日报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教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蒋亚辉说,家庭教育立法,不是管家长,而是在尊重家长的基础上给予支持。细细看来,法条中既有立德树人的情怀,又有付诸实践的细微指导——

很多家长咨询说,孩子越来越叛逆了,沉迷网络游戏,甚至不去上学,亲子关系差,为了玩手机经常以不上学要挟父母,面对孩子叛逆、厌学、无沟通等问题,家长应该怎么办呢?大家可以看看这个案例:初中生厌学心理咨询

1.快乐成长特殊教育学校----孩子厌学应该是父母和老师比较头疼的问题,面对不想上学的青少年实在无计可施。尽管每个青少年产生厌学的原因不同,但就大数情况来看,有以下几种可能的原因:

2.暑假要到了,很多家长都在纠结暑期要不要送幼儿园的问题。送吧,总觉得孩子一年到头都在上学,都没有休息时间。不送吧,又不知道怎么安排孩子这么长的假期。

3.“最近,在孩子幼儿园的家长微信群里,老师们正在向我们征求意见,询问这学期假如只开学一个月的话,大家是否会像往常的学期一样,将孩子送去幼儿园上学。”走访中,市民张帆告诉记者,她的孩子就读于市区建设路附近的一所民办幼儿园,自己目前正在考虑,如果近期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复学后,一个月后就又放暑假,自己年幼的孩子是否能适应这种放假、上学、放假之间“来来回回”较为频繁的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我想看看大多数家长的意见,再决定2020年的上半学年是否还让孩子去幼儿园。”张帆说。

4.这些消极、沉重的言语无形中让孩子感觉学习是迫不得已,无奈的事情。来看看把三个儿子送入了斯坦福大学的陈美玲是如何回复孩子这个问题的。在她的书中,培养孩子的9个方的第一个方,就是给孩子说明上学的理由。在儿子们上小学以前,我一定会问他们一个问题:“说说看,你为什么要去学校上学呀?”因为上学好像是必然之事,他们都会有点吃惊,而每次问完后,都会被他们反问道:“到底为什么要上学呢?”

5.孩子言行突变不可理喻?孩子厌学想退学?孩子动辄吵闹甚至说要离家?作为家长,你是不是觉得越来越“不懂”自己的孩子?往早恋、青春叛逆期、人际冲突等查原因?抑或觉得孩子已经长大了,应该有自己的隐私而不以为意呢?小心了,孩子的成长伴随着各种烦恼甚至陷阱,需要家长细心观察,爱护指引。

聊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我们做家长想学习怎么做长远来看是更好的。说家庭教育包含什么学科,包含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有人说还有玄学,这是开玩笑的话,想说的是,教育无处不在。

孩子不去幼儿园,对于家长来说就相当于钱白花了,自然会去找幼儿园讨说。小杨是一所幼儿园的园长,她也算明事理,决定把餐费退给家长。可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基本没上学,凭什么只退餐费,不退学费。

一年级的孩子出现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学习上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学习自信心受到打击,进而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家长要耐心地辅导孩子学习,帮助孩子重拾自信,获得成就感。家长不仅要带着孩子把教科书上的内容认真翻阅一遍,把课堂练习中做错的题目都重做一遍,还系库要找一些相关的题目让孩子再练练手,帮助孩子增加对知识点和题目的熟悉程度。当然,家长给一年级孩子辅导功课时要保持耐心,决新潜因为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不够,往往要听家长反复讲解好几遍才能听懂,而且家长要尽量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讲解,并与老师的教保持一致,这样做才能达到事半功今帮每倍的辅导效果。

2、人们常把逃学和厌学联系起来。厌学可表现为很多种形式,如:孩子变得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甚至每到上学前,孩子就喊“肚子疼”、“头痛”等;有的孩子不愿做作业,一看书就犯困;即使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虽然也在看书,却“看不进去”;不愿大人过问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的询问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现烦躁,或者转移话题;上课时常打不起精神,课后却十分活跃,表现为“玩不够”。而逃学作为厌学的极端行为则主要表现为不去上学,然而,有关调查发现: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