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京雨花台叛逆学生管教学校推荐咋搞
时间:2024-06-28 09:40:35来源:地方日报

类似的事件数据逐年在上升,即使没这么极端,升学季关于孩子令人头疼的求助也是一年多过一年,抑郁、不愿上学,自残,太难以理解,好吃好喝供着,一切以他为中心,怎么就说不得讲不得,动不动就崩溃,典型“玻璃心”,这该怎么办?关于“起跑线”“优生优育”这样的话,好像是最近几年才有人提出,之前的人似乎没有这个概念。但从古至今,中国古代在没有这种观念的情况下,各个朝代也都是人才辈出的。况且,古代的人因为贫穷,好多孩子上不起学,即使上学也上学很晚,而且大多数是私塾,教育也很不正规。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了无数优秀的人才。这样说来,社会出不出人才,出多少人才,又跟“起跑线”之类关系不大似的。然而这些也都是常识,也没有什么科学的依据。

适当鼓励。家长可以心平气和的孩子说一些小道理,告诉他们上学的好处。告诉他们上学可以交到很多小朋友,学校里面还有很多家里面没有的东西。家长试着提高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对学校有一定的憧憬。这样孩子就不太会厌学。

如果孩子最基础的知识没有掌握、理解,但老师受制于班级整体教学进度、时间分配等原因,未能针对性的为他解决,那孩子只会越来越听不懂、越来越没有信心,从而出现“厌学”的状态。

暑假期间,作为妈妈,我做了相当多的心理建设,已经能泰然接受孩子不上学了。但心里难免有有些焦虑。主要是看别人家的孩子在上学,我家的在家睡觉……

不得已,每天打仗一样快节奏拉孩子起床、送孩子上学,遇到加班或者出差,孩子就需要交给钟点工或者托管老师照看。

千万不要用“上学就要吃苦头”等话来吓唬孩子,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

逃避学习。有些孩子表现的较为明显,直接不愿意上学去。而有孩子即使是上学了,但都是无心向学,得过且过。无抱负和无期望,无求知上进的愿望。

现如今,国家为了更多的孩子能够上学,制定了很多优惠策,这也让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读得起书,通过上学、读书改变命运。为此,家长们也抱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想,坚持供孩子上学。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