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怎样应对叛逆期的孩子不去学校怎么解决
时间:2024-06-27 03:03:47来源:地方日报

有一个朋友圈,小孩子的妈妈为了让孩子去上学,孩子的妈妈一直跪在孩子面前长达一个小时,但男孩不但不理妈妈,还拍照发朋友圈,配文,开心每一天。这一看就是没有责任心的家长,把孩子的学习成长寄托在老师身上,自己一点不愿付出,孩子学不好,就怪老师教得不好,这完全是错误逻辑。

当孩子开始沉迷游戏后,很多家长开始着急焦虑,想着怎么快速让孩子不玩手机;当孩子厌学,成绩直线下滑时,不少家长又非常着急,想着监督孩子好好学习,让孩子好好补习;但有些孩子发展到完全不读书了,家长更加辗转难眠,焦躁不安,感觉火烧眉毛了,于是想尽各种方想要孩子快点返回学校。

1.家庭教育指导师课程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入门课程,所以一般学习这个课程的老师基本都是之前没有接触过家庭教育的,想通过这个学习课程了解一些家庭教育的知识,以及能够做一些个案的辅导,家长来咨询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有一个专业的回答。

2.从长远来看,家庭教育必须针对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作为依据,针对一系列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给出正确答案。要让易学易懂的教学方式和经验快速传播,为广大家长提供指导建议与操作方,必然离不开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专业指导。要让孩子的人生第一课能上好,要把孩子的人生第一粒扣子扣好,家庭教育的相关培训意义非凡,势在必行。

3.平时因为工作精力等因素,缺乏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今天的专题讲座,专业与系统地给家长讲解了该怎么教育、陪伴孩子的关键成长阶段。非常感谢学校给了我们家长一个这么好的平台学习交流,让我有信心,家校联动,一起努力,孩子定能平安健康的成长!

4.上面我把家庭教育缺失做了分析,但有些孩子的父母也重视家庭教育,但是仍然会出现小学阶段就学业成绩一般,家长却不懂因材施教,到了初中后孩子由于青春期叛逆,学业几乎呈现直线坠落的态势。这里如果要追查责任的话,学校教育这块肯定有问题,那就是不以德育为根本只片面追求学业成绩的育人方式,必然会使部分孩子遇到学习瓶颈时没有人去帮他们。很多孩子原本很聪明,学校和家庭教育都丧失功能后,基本上就可以毁掉一个孩子的学业。

5.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是学生生活的归宿,学生的家庭生活的素养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家长是学生生活行为的第一观察者。学生的不良习性是家庭教育的软肋,是家庭成长过程中一路携带的,仅依靠家长是无解决的。只有教师加入客观性的评价,公正性的引导,才能纠正家庭教育的误区,有教师参与的家庭教育才会更加的完美。所以,初中班级建设的开展,需要家校协同,才能确保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充分的发展。

在张明看来,大多数孩子肯定会有不愿开学的想法,但家长不能因此认为孩子“不愿学习”。家长应该意识到,这只是不愿从一种状态切换到另一种状态的正常反应。

“宠子未有不骄,骄子未有不败。”科学的教育观和教育方是孩子成长成才的基础。家庭教育促进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而家庭教育促进实施以来,中国家长的教育意识不断增强,但仍有很多家长不太懂得什么才是正确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还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缺乏专业指导。

孩子不会学习。有一类孩子厌学,是因为他不懂得怎么去学,也没有兴趣去学。每次考试他都不是很在乎,但是成绩发下来的时候,面对家长的焦虑,老师的指责,同学异样的目光,他会感觉很难受。所以内心不愿意接受这种处境,于是选择了放弃。

尽管家庭教育在塑造人格、确立价值观和养成良好习惯等方面都起着基础性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其事关重大,具有一定社会公共事务属性,家庭教育也是摆在社会面前的一道考题。尤其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家庭教育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大有提升之趋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正在相互融合。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家庭教育亟须得到国家的支持、指导和保障。家庭教育促进有利于打造高效的社会支持系统,真正激活家庭的“自觉”,弥补能力短板、缓解社会焦虑,确保家庭教育的专业性和系统性。譬如,确立家庭教育工作的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明确家庭教育服务机构的监管机构、自律机制,搭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