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制叛逆少年的学校咋搞
时间:2024-06-27 05:29:49来源:地方日报

电子产品里的心流不是不可以进入,而是要考虑为什么进入、怎么进入。如果不能自我掌控就不是心流,而是被动的沉迷。快乐是多面的,心流状态的高级体验也是多面的,不仅要有电子产品的心流,你也得有工作和生活中的心流,要学会发现自己心流的状态。所以,如果你也沉迷于无意义地刷手机不能自拔,而刷完了又被巨大的空虚裹挟,也许可以先思考下,问题的根源是否出在自己现阶段没有目标,没有一个自己愿意为之持续投入、长期奋斗的有价值感的事情。解决了目标问题、意义问题,表面的沉迷刷手机就会迎刃而解。我当年沉迷购物APP也会很空虚无力。但同样刷购物APP,倘若我自己本身是做电商的就需要大量研究购物APP呢?那刷的行动就有根基了、有意义了,刷变成了学习的过程,刷完自然也就不会空虚了。

在学校里,有些孩子开朗热情,有许多朋友,无论和谁都能很快拉近距离、友好相处。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在和同学相处时常容易因为一点小事产生矛盾,几乎每天都要找老师解决问题,甚至有的孩子还因此不愿上学。

1.部分小学校长坦言,入学原则上要求达到年龄标准,家长没必要太早让孩子上学。遇到将满6周岁的孩子,如差上十天、半个月的孩子,一般会提前考察孩子的情况,孩子坐得住的、能力跟得上的,同时学校又有空余名额的话,可以考虑进来。“个人认为,量力而行,量学校的接收能力、量学生的适应能力。”

2.作为家长要给予孩子鼓励,不要看到孩子不愿上学就否定打压孩子。耐心的了解一下孩子的心理,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3.对不愿开口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和子女建立信任关系,给予足够支持和温暖。当孩子在充分有安全感的时候,可能会说出自己的一些心里话。“建议家长每天花15分钟和孩子聊聊,了解他们一天在学校的情况。”

4.孩子上学以后,我把自己丢掉了,加倍关注,几乎跟孩子有了可怕的共生。每天对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关注孩子的各种群,看群里老师的反馈。

5.在之前我们也跟大家聊过,关于孩子上普校融合的事,孩子不是到了适合上学的年龄就非得送去学校融合,在上学之前,孩子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

如果家长您的孩子也有厌学、沉迷电子产品、叛逆、心理问题等状况,如果您不懂得如何快速解决,可以在后台留言或者私信,看到后我都会一一回复,帮助家长解决孩子的问题!

这位所谓的专家,还表示在其他国家,就比如日本,那里的孩子都是自己独立上学,并不需要家长的接送,从而无论是在品质,还是能力方面,都会得到更好的提升。

比如,我刚才提到的这位妈妈,她的看就是:在中国的现状下,孩子上学年龄不上学,那怎么办?我不去帮助孩子,他能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任,学习生活能够做到自律吗?

再次,要经常与老师沟通。有些家长觉得,孩子上学后自己就可以不用管了,老师会把孩子教育好,其实这种想是错误的。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