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治孩子叛逆的学校咋搞
时间:2024-06-28 23:07:18来源:地方日报

我家楼下和周围都有课余辅导班,有好几个。经常从这些辅导班前走过,我知道这些辅导班为什么讨孩子喜欢:学习不逼迫,有不会的作业辅导班老师帮助解决,辅导班老师变着花样的表扬孩子(尽管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一直在这上下去),课间允许孩子们跑跑跳跳嬉笑打闹。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这些孩子们都喜欢的事正是我们学校里经常缺少的。虽然目的不一样,但是我们能从中明白成长中的孩子需要什么。其实,何止是孩子,成年人又何尝不是?听说小升初要考奥数,不学奥数,那孩子岂不是跟不上。奥数真的只适合5%-10%吃不饱孩子,对提升孩子的思维确实有帮助。过去十几年全民都学奥数,好像不学奥数都跟不上形式了。岂不知,连课内知识都没学懂学会,跟上老师进度都吃力,还没有学会走路,你就让孩子去学跑,活生生把多少孩子数学学习的兴趣给毁了,对数学倒了胃口,最后没办法,国家只能一刀切。奥数也成了背锅侠。

前些天,我打听到我们小区门口的那家幼儿园开设了一个“亲子班”,每周六上午上课,让孩子提前体验一下,以便正式开学之后能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前期家长可以陪同上课,一是观摩体验这家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二是给孩子一个心理过渡期,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1.其实不论策变成怎样,家长们对于孩子学习成绩与未来发展的焦虑都不会消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让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没有最好,只要更好”,总是会对孩子形成超过自身水平的焦虑。

2.一、平静自若,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焦虑。如果父母一脸的焦虑、担忧,那么孩子就会觉得事情的严重性,很有可能会吓到孩子。

3.以此类推,只要社会的经济在进步,在这个大环境下大部分孩子,在未来都能过上我们所能想象到的物质生活。但我们依然在焦虑,为自己无提供“好”的教育而焦虑。

4.分离焦虑是指从未离开过家的孩子,要开始去到新环境的幼儿园学习生活,从个体到集体的活动过度,从而孩子在心理上产生的情绪波动。

5.1.学会倾听与共情。无论孩子如何抱怨,家长不要急于指责和评判,更不能挖苦和讽刺孩子,应认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善解人意,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孩子的心理需要或他们恐惧、焦虑的真正含义。如孩子说“我不想去上学了”,家长可以这样问“孩子,爸爸妈妈理解你现在可能很难受,你可以把你的想告诉我们吗?我们一起解决”,而不是直接责问“你不去学校能干什么”,或直接认为“你就是不想读书”之类的。

(1)回答的是学生。让家长给买回来就是因为家长平时不给用手机,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当初买学习机的目的就不纯,只是单纯的为了打游戏。

请家长们帮助孩子之前,首先调整好自己的分离焦虑情绪,相信孩子,支持孩子,配合幼儿园让孩子平稳度过入园焦虑期!宝贝们,加油!

今天,鸥妈就针对孩子各种入园焦虑的表现给出建议,希望能帮到大家,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爸爸妈妈们赶紧来看看吧!

鑫宝上学了,我每天陪着他上学放学,学习成长,希望能陪着他面对和解决他学习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我们一起碰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期中考试考的很差的这个问题。孩子都是最好的孩子,有问题一定是做家长的没有教育好,期中考完试后,我认真的进行的反思,一定是我的辅导方出了问题。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