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父母送叛逆孩子去学校后悔有方法吗
时间:2024-06-29 03:26:17来源:地方日报

今天,我们开这个会的初衷,就孩子们最后一段时间的学习,心理,择校等各方面的问题,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更好地帮助孩子们渡过这一关键时期。叛逆学校多年研究开发出一套的系统的矫正教育课程体系,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提炼孩子在活动中的感受,通过音乐激发催眼技术,理论讲解,角色扮演,心理剖析,场景模拟等培训方式,激发孩子自我体验、自我调节、成功体验等方式及一对一咨询,让孩子找回自我,活出绽放自信的自己。

社会的极速发展,造就了一大批“精”焦虑的父母!其实,这种“成龙成凤”的焦虑,也会传递给孩子,成为孩子巨大的压力,让孩子的情绪更低落、更消沉。

1.面对分离,很多时候家长比孩子更焦虑,比如送完孩子“三步一回头”,在校门口偷偷看,甚至还会出现孩子在幼儿园里哭,家长在门外抹眼泪的场景……

2.虽然初中学习知识点不是很多,不过学习压力依然存在,如果学生不好好珍惜,有可能会出现初中时期成绩下滑的现象,尤其是贪玩的学生,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3.焦虑的产生有时还因为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在幼儿园?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会做,所以,孩子觉得不方便,同时伴有心理上的紧张。

4.按理说,国家推出“双减策”,就是为了减少教育内卷导致的焦虑,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得以解脱,但结果却是:家长还是焦虑。

5.孩子早期入园的目的,重要的是让孩子能够更好地融入群体,早日习惯上学的生活。但孩子因为种种原因,而无适应园中的生活,那么这样的孩子,也将难以融入群体。他对学习生活失去了向往,在园中也很容易被孤立,孩子甚至会因此形成孤僻的性格。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的感受颇深。学生刘某性格内向,不和同学交流,但成绩很稳定。这次家访主要想了解孩子在家的性格是不是这样,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向她的妈妈简要介绍了孩子在校的表现,面对面促膝长谈,通过了解才知道刘某是单亲家庭,父亲出车祸不幸离世,就剩下妈妈和年迈的奶奶,自从父亲离世,性格就变得孤僻.刘妈妈说:“再难也要把孩子培养好,一定配合老师工作,一定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同时在学校我会更关注孩子的成长的。

但是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好尺度,如果家长一直对孩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压力增大,更不愿意学习,甚至于影响到孩子的心理状态,他想去学习,但是却发现根本都学不进去。

表面上是孩子的行为导致我们发火,实际上是他们对发生的事情不可预知、不可掌控,容易焦虑、紧张,无掌控情绪。

“命运怎么改变?坐在原地等肯定不会改变,想改变命运,首先就要改变自己,而学习又是提升自己捷径,这是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的,真心希望那些想要改变命运的人,能够首先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