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少年管制学校咋办
时间:2024-06-29 03:24:58来源:地方日报

完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落实《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等作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家庭教育这个名词最近频繁地出现在我的视线中,很多家长朋友都在向我请教这个问题,一方面我觉得很开心,因为家长们终于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我又有些担心,因为不正确的家庭教育不仅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反而会把孩子一步一步推向深渊!

对于厌学的孩子,父母要想方设,搞清楚孩子厌学的原因是什么,10个孩子厌学,就有10种原因,那么解决的方肯定也不一样。

1.孩子分离焦虑的产生与转变对孩子能否比较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做为家长,要认识到入园焦虑是正常的现象,不急躁、不指责、不推卸,正确面对孩子的分离焦虑。如果我们能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好的环境,帮助他们尽快的度过分离焦虑期,将会为孩子更好的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不明白现在条件比自己小时候好了,为什么孩子突然不愿去上学了,叛逆、暴躁,而同样情况的别人家的孩子为何没这种行为?

3.可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开始上学了,家长的期许就变得多了,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希望孩子各方面都全面发展,希望孩子能够给自己争光。

4.有些父母因为工作忙,为了省事当孩子表示不想去幼儿园时就买些吃的哄他去,如果孩子哭闹的厉害,甚至会打孩子一顿强行送去。其实孩子的天性是自由爱玩的,就算大人有时也不愿意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所以作为家长,当孩子表明自己不愿意的时候,应该先了解孩子的想,及时沟通解决孩子心中的问题,这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从而让他快快乐乐地去上学。

5.第三个成为后进生的原因,我认为就是某些特殊事件。比如说我们老师分享的第一个案例,爱“抢话”的孩子,就是因为他的父亲去世。如果说一个孩子父亲过世了,这是非常非常核心的特殊事件,渐渐导致他厌学,或者成绩慢慢地低下。如果得不到老师的关注的话,那么这样的学生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他就慢慢地成为后进生。

实践中,各地检察机关、法院也通过“督促监护令”或“强制亲职教育”的方式,探索开展对于失职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或许,这种勇的父母们立足点是好的,不愿让孩子们变成传统教育一些弊端的笑柄,但是,做为非文化教育专业人员,不上学自己在家教孩子只凭一时的激情和欲望,没有有效的课堂教学整体规划,又欠缺完善的家庭教育评定管理体系做适用,就那么不顾一切地把孩子带出院校,是否风险性太大?

申:比如说我们对一些比较严重的孩子,会设计一些量表,家长可以自己来填,你会发现孩子对于某些情景,是属于一种回避度特别高的。其实我们就可以从这方面出发,慢慢去改善孩子对事情的理解或者接受度,从而可以降低他的焦虑感。说句实在话,厌学这个原因还是很难找的,有表象和内部的反应。

《抢救茧居族》的作者心理医生田村毅,在接待了无数有“茧居族”孩子(长期待在家里不上学、也不上班)的家庭后,这样回答这个问题: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