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朝阳孩子叛逆期在学校不听话怎么办
时间:2024-06-29 07:57:39来源:地方日报

有些小朋友愿意上学,只是无法认真上课。家长可在家里安排固定的学习时间,比如一起回顾今天的知识要点,还可以寓教于乐,猜谜写拼音等,让孩子适应学习节奏,尽早进入状态。所以这个边界需要我们去根据实际情况和孩子的反应来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既能满足社会化需求(上学),也能满足孩子的需求(解决不愿上学背后的问题)。

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在孕期和未成年人进入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等重要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

1.在这里我要阐明一个“把孩子送给学校便万事大吉”的误区。由于学校教育的阶段性小学6年、初中3年,决定了我们对孩子品行培养和影响时间的有限性。影响孩子一生的大多数品质和家庭教育存在重要的关联,因为孩子将和我们家人生活一辈子。而教师在不同的学段更重要的工作是通过专业化的学科教学落实国家教育策,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家校共育是未来教育的必然。所以,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单方的工作,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家校配合得越好,教育就会越成功。

2.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家庭对孩子的身体发育、知识获取、能力培养、道德修养和人格形成至关重要,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因此,学校通过安装校园安全联系卡,时刻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让学生随时交流,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教育方,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夯实家庭教育基础。同时,在学校各年级举办家长座谈会,进一步加深了学校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和沟通,达到了共同育人的目的。学校定期邀请治专家进行治讲座,组织学生观看治情景剧,组织学生参加禁宣传演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3.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如何和孩子建立有效地沟通?如何解决孩子青春期叛逆的问题……这些都是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难题,由于缺乏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许多家长在面对这类问题时往往只有焦虑和无奈。

4.家校共育,目标在“育”。家校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真正的家校合作,需要学校尽可能调动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获得家长对学校管理和发展的认同,也需要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使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在此基础上,划好家校共育的“经纬线”,厘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任务分工、职责边界,才能各负其责、同向而行。

5.《家庭教育促进》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家庭教育促进》赋予了院在审理案件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权利与义务。该第34条规定,人民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对有未成年子女的夫妻双方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第49条规定,人民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权益的,根据情况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在有些家长那一辈家里条件不好,能上学的机会也很少,许多人都是因为家里穷不得不放弃学业,但现在大家的生活好了起来,家长不希望孩子走自己的老路,宁愿自己吃苦也要让孩子上学,多学些兴趣爱好,走到哪都不会吃亏,只要孩子说想学什么家长再难也“在所不辞”。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根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教育日益受到国家和家长的重视,特别是今年《家庭教育促进》的正式颁布,表明国家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

《家庭教育促进》对既有律和策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充分吸纳了地方立的经验,规定了家庭教育工作应该坚持监护人责任的原则及主要内容,明确家庭教育的主体、内容、方式等重点内容,从家庭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等维度描绘了家庭教育的治图景。

“促进家庭教育的最佳途径是支持家长”“从合家长到合格家长,仅有爱和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习教育常识”“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都站着一对需要帮助的父母”“父母应当有教育者的职业角色意识”“中小学、幼儿园应该是家庭教育指导的主渠道”“各级师生要像重视思课一样重视家长的家庭教育专业知识普及”……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