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讨论】叛逆教育培训学校哪一个好怎么办
时间:2024-06-27 05:13:04来源:地方日报

玻璃以内是少年对未来的憧憬,玻璃以外是父母对孩子的牵挂。不知孩子上车后是不是会给父母报一声平安,但此时父母还是不愿离去,期盼孩子下次回来。青少年孩子因为处在心理发展的第二逆反期,普遍存在反抗心理,很多孩子也有厌学情绪,甚至有的优等生也不例外。求知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而追求快乐又是孩子的天性。若孩子因求知而被剥夺快乐,在苦的状态下学习,就会产生厌学情绪。要改变孩子的厌学情绪,首先要弄清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让孩子快乐学习。

其实一般的心理问题,稍微上点心,是很容易发现的。食欲减退、睡眠减少、忧心忡忡、魂不守舍、不爱上学等等。但不管孩子咋样,作为正常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自己不焦虑,如果自己过度担心焦虑,很容易把一些小事放大,整天疑神疑鬼,反而影响到孩子。

1.我看到这些观点,第一感觉就是提建议的人家里恐怕没有孩子正在上学,所以,建议落实不落实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我不完全否定这些的观点,既然提出来了就有其合理性。但是,确实也是有点片面和偏激。迎合一些不愿为孩子学习付出心血的家长的胃口可以,真要落实了可不是家长的福音。

2.首先是家长的焦虑,3岁的幼儿,就要学习语。学习汉字,学各种知识。小学期间家长开始紧张起来,到处打听孩子的成绩,看看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差多少分数,赶紧补、补、补。初中时候的家长开始渐渐焦虑起来,初一轻微焦虑,初二明显焦虑,初三重度焦虑。一位家长的焦虑带动很多家长的焦虑,直至衍生了社会上的焦虑症。这种焦虑像潮水一样奔涌不息,把家长学生(包括老师和教培老师)裹挟着,不断折腾。

3.过去几个月中,孩子在家的状态比较放松,有些孩子在上网课的时候才拖拖拉拉起床,而开学后状态就不一样了,需要“急行军”。所以家长要及时帮孩子调整好作息时间,更好进入开学的状态,帮助孩子从家中的“悠闲”状态及时调整到上学状态。

4.意思就是说,当今这个时代,如此普遍的厌学现象背后,并不是孩子们的问题。其实根本原因是教育制度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家庭教育理念也同样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5.在开学前,家长要和孩子多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观察孩子的心理状态。比如,是否留恋假期,是否期待开学等。有的孩子在开学前会出现烦躁不安、失眠等焦虑的状况。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困扰,帮助孩子克服焦虑。

所以,作为父母,要提前去观察到孩子的一些反常,耐心地和孩子讲述这方面需要注意的事情,让他们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和选择,同时要告诉他们在上学期间要以学习为重。

特别是年级高的孩子,他不愿意跟你沟通,不愿跟你聊学校里的事情,你百般追问之下,孩子还会厌烦:“老妈,你烦不烦?问个没完,还让不让我写作业了。”

孩子得了抑郁症,父母肯定会有焦虑、难过的情绪,这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如果家长们自己先乱了神,这种焦虑就可能会传递给孩子。所以,家长也要调整好情绪和心态,照顾好自己的身心状态,才能为孩子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当然有些女人会不甘、不愿一生里全是孩子,且只有孩子。但其实,女人一生有不同的“季节”,孩子生下后的养育阶段可视为只是“一季”,而非一生的沦陷。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