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讨论】网瘾少年教育学校如何是好
时间:2024-06-27 03:39:46来源:地方日报

很多网友看了孙俪的分享,都忍不住在下面吐槽,说自己家的孩子每天上学拖拖拉拉,叫800遍才肯起床。其实孩子爱不爱上学,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父母的做法。如果此时父母再予以不适当的处理方式,比如一味顺应孩子的需求或者不耐烦的打骂孩子,都会加剧症状的严重性,使孩子的恐惧上学行为得到强化,学校恐惧症状越来越牢固。

从青少年教育上看,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成为民心之痛。与放风筝、踢毯子、捉迷藏、打雪仗等传统游戏不同,网络游戏互动性、沉浸性、仿真性强,操作便捷,对处于身心发育期的未成年人来讲,有着抵挡不住的诱惑,很容易陷入网络沉迷,产生不能自拔的心理依赖,由此导致厌学、逃学、辍学等严重后果,甚至引发家庭,酿成人间悲剧。

当记者问起了之前在山里上学的日子,徐朝和教授坦言,那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很多家长不想让孩子上学,两位老师就挨家挨户地去敲门,做家长的思想工作。

加强对学生手机使用的教育引导。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告知家长和学生过渡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严格控制学生居家使用电子产品,引导学生科学上网、文明上网,防止学生沉迷网络行为,减少学生手机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家长教师及时保持沟通,掌握学生身心健康情况,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同时,疫情期间,性格内向的孩子可能很少跟别人联系。开学后,他们往往会感到社交压力,害怕重新和同学相处。有的孩子宁愿自己在家上网课,也不想去上学。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其与同学联系,和亲朋好友联系,将孩子的注意力从社交恐惧中转移出来。联系一两次之后孩子就会发现,重新回到同学中间,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孩子确实对于一些玩会过度沉迷,以至于甚至影响力孩子体验与人相处和玩的乐趣。比如家中的简单一按就响的声光电玩具,或者灯光,电视,电子产品等,对于孩子而言,简单好控制,立刻会给他回馈,

是什么因素导致一些年轻人睡眠质量差?的受访者表示工作学习压力大,的受访者坦言睡前沉迷玩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受访者直言就寝时间不规律,的受访者表示存在宵夜、睡前饮茶等不良饮食习惯。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