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通报青少年心理行为矫正学校咋搞
时间:2024-06-29 03:51:42来源:地方日报

对于这次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我是举双手赞成的。但是我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不仅仅关注未成年人,同时也要关注成年人的精神生活,现在很多成年人一回到家就刷短视频平台一直到半夜,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工作和休息,同时也客观造成了生育率的进一步降低,平台中的不良内容也毒害了很多成年人的思想,建议国家能够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成年人的作息,防止他们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挽救我国许许多多被短视频平台毒害的成年人们。远离电子产品,假期在家不能长时间看手机、平板电脑,居家多看图书,给予高质量的陪伴,在有趣的游戏互动中,孩子自然不会沉迷于电子产品。

我被询问过的最多的问题就是社交问题。很多人担心,在家里上学的孩子太孤单,缺少与同伴的交往,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和社交能力培养。事实上,在家庭学校受教育的孩子有着更多的社交机会。

1.往往这样做的结果,家长除了常常成为孩子的“答题机器”,孩子一碰到问题,就直接问家长,根本不愿自己思考。更严重的是打击孩子自尊心,没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自信。

2.很“幸运”,孩子刚上学就赶上了“双减”。上学前最担心孩子学校作业负担(无效作业)过重,影响家里给孩子加负,现在孩子回来没作业,可以有一点时间和孩子继续以前的家庭教育进程。虽然一、二年级不考试,我们还是有自己的计划:语文跟着书本走,数学同步拿新加坡原版教材练习、语争取小学阶段搞定高考、西班牙语达到入门级别后再尝试一下语。

3.我们能做的,感受孩子的感受,体验孩子的感受,给他想要的,而不是我们想要的。然后试着跟孩子表达:“你现在不上学让我很担心,我想你一定遇到了什么困难,能跟妈妈说一说,我们一起面对好吗?”

4.家长和孩子一起把学习用品准备好。如:书包、笔、笔袋、练习本、笔记本、作图工具等,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感到上学的幸福感。

5.人在不能自己做主、不能自己安排自己的思维和行动的时候,就会厌倦,孩子厌学真正厌的其实不是上学这件事,而是自己无左右自己的生活,自己无决定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节奏。这一点对我们成人是个特别提醒,因为未来的孩子对自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我们回避现实,就会和孩子之间产生很大的冲突。

不去网吧、电子游艺厅等不宜进入的场所;不沉迷网络或电子游戏,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自觉保护视力;不玩不健康网络游戏,不制造与传播虚假信息;注意防范形式多样的网络电信诈骗,拒绝“贪图便宜”、“天上掉馅饼”等心理,建议家长加强对孩子在使用手机、社交软件、支付工具等方面的监督和教育,提醒孩子不加陌生人,不贪心,不好奇,做到不轻信、不贪财、不转账;遇到不明情况请及时拨打110或96110。

有这样的父母:一旦孩子没有入选棒球队或者在全校演出里获得角色,他们就给学校打电话抱怨。如果孩子说他不喜欢跟他一起乘车上学的另外一个孩子,而父母没有让孩子学会如何容忍他人,却干脆亲自开车送孩子上学。如果父母常常遇到不快即刻出手,为孩子铺平道路。这些孩子直到青春期都没有体验过任何困苦,怎么学会适应不够完美的情况?

孩子不愿上学,要解决三个问题,推测孩子拒绝学校的理由;当你的孩子需要特殊安排的时候,对教育计划作出选择;学校如何设计一些课程,更好的满足教育孩子的需要。

孩子厌学怎么办?有什么方。对于绝大多数父母来说,孩子的学习非常重要,因为这可能会决定孩子未来的人生层次。若孩子本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却因厌学情绪导致成绩下降、不愿上学,甚至离家出走,这就很可惜、很遗憾了。家长希望孩子能够重新愿意上学,就需要找到孩子厌学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干预,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