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大发现孩子戒网络沉迷教育机构有办法吗
时间:2024-06-29 02:55:00来源:地方日报

早上值班的时候,一个三年级的孩子不愿意入校。听门岗说这个刚转来的学生已经不知道多少次了,总是班主任老师来了,哄半天才进班,要不就是死缠着妈妈,有时就无法上学,妈妈带他回家。为了他,妈妈是把工作辞了又找,找了又辞。班主任和班里的同学也都没有欺负他的行为。那天这种情景又一次上演,俩人已经争执了半天。妈妈说那咱不去吧?你看学校多好,又能学习又能玩了,孩子还是不愿放手,妈妈又说我还得上班了,要迟到了,不上班,去哪给你买玩具。快进吧!说的过程就是推的过程。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能明显的感觉到妈妈特别想尽快摆脱孩子。而孩子拼命挣扎不想离开妈妈。你能看到此时的孩子是弱小的,无助的。妈妈是焦躁的,无奈的。学校也是终端,大生态不发生变化,一个校长怎么改?因材施教的同时又要追求分数,这真的是个大难题。今天家长与其对学校寄予太高期望,不如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我觉得孩子每天能很开心地去学校,就很满足了。

各位家长,让您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成人成才,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还有很多情况想跟家长们深入讨论,鉴于时间关系,各班情况差异,不能一一阐述,我把余下的时间交给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您进行沟通交流。我相信通过这次家长会,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一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我坚信有了您的积极配合,有了我们这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充满活力的老师们,您的孩子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的学生一定会轻松愉快地面对中考,考出最佳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学校。

学校注重人文关怀,老师责任心强。学校在每个教室后面都设立了办公桌,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孩子情况,保证能及时照顾到每一个孩子。

第二,不光学校和老师要因材施教,家长也要。家长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我们一直很熟悉的八大智能理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家长要发现并重点培养之。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很多时候家长的焦虑就源自于攀比,我们要坚信,只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努力了,孩子就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这一点想明白了,家长的焦虑和压力就能减轻不少。

家长学校的课程秉承着规范创新的原则,请了不同的专家,广泛征集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家长实际需求及孩子的成长需要,像去餐馆点餐一样,为家长提供“菜单式点餐培训”。

还有些学校一些奇葩的约束,象不许和同学发生冲突,有一次一个孩子在打水时和同学发生了碰撞,两个人只是互相瞪视了一下就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训戒,老师是全天候跟着学生,看着学生的,这样长大的孩子,他到了社会上怎么和人相处,怎么解决纠纷,还是要到社会上从新学起,从头学起?

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们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如:与孩子聊天时有意识地聊一聊小学学校的事情,要由衷地祝贺孩子长大了,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从家长的口吻中感受成长的自豪,从而增强自信心,内心产生羡慕小学生、想当小学生的愿望。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你再不听话,让学校的老师管你”、“学校的老师可厉害了”。家长这种恐吓的话会造成孩子对上学的恐惧感,产生心理压力。

这也是中国教育接下来面临的两个话题:如何让孩子可持续发展?如何让家长形成开放、理性的教育态度,来陪伴孩子共同成长。从而形成学校、家庭、孩子三合一的学习共同体。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