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赣州定南孩子叛逆时有什么教育机构
时间:2024-06-27 04:25:44来源:地方日报

(五)密切联系老师。特别是毕业前夕,家长一定要同老师多交流信息,多商讨对策,共同引领孩子。强调一点:家长也是教育者。家长与老师是同事,我们面对的是同一教育对象。要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评判,对哪怕是微小进步也应及时进行诱导性和鼓励性的评价,以更好地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激励孩子不断奋发上进。很多父母只想着孩子的学习,培养孩子的特长,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家庭教育。本是品德在先,学习在后,人们却搞混了其中的先后顺序。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做法也让孩子看在眼里。

如果初中学生比较内向,根本不和自己交流,也不告诉自己不想去学校的原因,家长可以和孩子的老师联系一下,问一下初中学生在学校的最近表现,不去学校的原因,配合老师一块解决孩子厌学的问题。

第二,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对所从事的事情的兴趣,而间接兴趣更多是对所从事的事情结果的兴趣。以孩子的学习为例,有的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是来自于学习本身,这是直接兴趣;有的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则来自于学习的结果——考出好成绩,这是间接兴趣。

孩子往往是家庭的替罪羊,现在我们的很多孩子出现的状况,包括厌学、一些情绪问题等等,有很多原因都是来自于家庭的不稳定、不和睦。

首先,我们要对古代的“书生”群体有一个细致的了解,所谓书生,也泛指古代的读书人,是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和思想理论作为基础,并且以出仕为目的群体。换句话说,他们这类人一般都过于重视书本知识,在实践上相对较少,是处理起各种事情经常会脱离实际的一帮知识分子。

俗话说,沟通可以解决80%的问题,所以当孩子出现厌学的现象后,家长第一时间不是发愁和焦虑,而是找孩子深度沟通,如果孩子不想与家长沟通,可以找一个和孩子走的比较近的人去聊,只有了解孩子不想上学的真正原因,才能开展下一步的开导。

有的孩子学习基础较差,由于种种原因,经过多次努力却只获得一次次的低分和失败,又长时间受到社会的偏见、家长的漠视、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他们学习中无满足成功的愿望,生活中又无人能理解关怀,品尝到的只是失败感和乏味感,逐渐形成学习无价值、自己是学不好的“差生”等观念,又反馈到学习行为上,如此的恶性循环,很快就患上了厌学症。另有一些孩子小学时成绩较好,上了中学后生活、学习环境改变,面临新的挑战,由于心理适应能力差,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无正视自己,丧失自信心,消极地对待学习,从此一蹶不振,也容易患上厌学。

高中生学习压力大,内心敏感脆弱。家长要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面对困难的能力,首先要找出孩子厌学的原因。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