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静安专治叛逆孩子学校
时间:2024-06-29 05:52:46来源:地方日报

最后,给各位家长建议孩子的学习习惯是从小时候,准确说是从出生开始,你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模仿的榜样,你的一举一动是孩子仿效的例子,父母就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教育没有捷径可走,最好的捷径就是教会孩子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当孩子的成绩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急,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不是亲生的孩子父母不是上心,所以学习成绩不好的概率就是非常高的。从家庭教育的理念上会认为孩子经常被打会对心里发育产生不好的影响,但是从数据上能看出来对学习成绩是没有影响的。

育儿焦虑带来的最直接、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家长跟风报班。不少家长觉得只要花了钱、报了班,自己就是尽力了,也便没了责任。一些机构也趁机打出“你来,我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这样的广告语来制造更大的焦虑。所以,不管孩子乐意与否、学得怎么样,家长在报班时都毫不手软。但很快就会有不少家长发现,报班越多,反倒越发焦虑,最终结果就是家庭教育中出现严重的教而不当现象。

1.孩子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学前期,2~3岁的时候,比较常见的是语言交流障碍,也就是常说的“孤独症”。幼儿园常见的是“分离焦虑”,不能送幼儿园,一送就哭闹。上学以后,孩子容易分心、走神,小动作多,“多动症”。到青春期可能会出现情绪问题,焦虑、抑郁,游戏成瘾。

2.只有家长明白了这一点,才能从家庭教育的困惑中走出来,不再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设计和期望成长。以孩子为主,相信孩子有自我成长的能力,用放松的态度陪伴孩子成长,减少自己的焦虑和无力感。

3.孩子小的时候,你焦虑孩子说话比别的孩子晚。孩子晚上哭闹,你焦虑孩子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身体缺少了什么微量元素?后来孩子上学了,你焦虑孩子起床太磨蹭,焦虑孩子作业没按时完成,焦虑孩子在学校调皮、不听话。

4.比如我们经常见到在幼儿园门口因为与父母分离而哇哇大哭的孩子,就是儿童分离性焦虑症导致的。这个焦虑症会使孩子因为不愿离开依恋对象(通常是父母家人)而出现不想上学或拒绝上学的行为,孩子的内心可能正在体验因分离而带来的焦虑,如果以强迫或者欺骗的方式对待,必然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非常大的创伤。

5.而想要消除孩子的焦虑,类似的「你真棒」、「没关系」、「爸爸妈妈爱你,永远在你身边」等鼓励,就像蜻蜓点水,只能缓解一时,却不能从根源上,拔掉孩子的焦虑,让孩子们真正接纳自己,接纳情绪。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学习产生兴趣后,如果作业没写完,他会拒绝一切诱惑,带着快乐的心情立刻起身去完成作业。如果他不喜欢学习,就会打心眼里排斥、反感写作业,会找各种理由拖延。所以,让孩子爱上学习,就必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厌学乃至拒绝上学的孩子,往往是家长先出了问题。也许平时的生活中就对孩子没有底线,孩子想怎样就怎样,想吃什么买什么,想玩什么买什么,在这样无规矩的教育之下,孩子没有是非观念,或者说,即使有是非观念,也没什么畏惧的,因为他们觉得是与非根本就无所谓,反正也没有惩罚,我还依旧过着自己“逍遥”、“快乐”的生活。说白了,就是惯的。就算不是父母惯的,也是老辈惯的。

那些来源于时代和社会的教育焦虑,仍会长久地存在,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是否要被焦虑裹挟。哪怕站定一分钟,都将成为孩子记忆里极为温暖的一把伞。

你是否也有以上的焦虑?双减策下,孩子没有了校外辅导学习的额外加持,享受的教育内容都差不多时,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就越发的凸显。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