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从特训学校出来的学生有方法吗
时间:2024-06-29 04:02:25来源:地方日报

本次培训的参训学员都是由各盟市教育体育局精心选拔的,素质层次高,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一直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在四天的学习中,老师们认真听课,与授课专家积极互动,并及时分享学习体会,反映了一线家庭教育讲师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很多校领导和老师们在此次培训中深受启发、教育和鼓舞,充分认识到了家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奠基性作用,纷纷表示,回到工作岗位上一定要把家庭教育工作重视起来,把家长学校认认真真地办起来,把家庭教育讲座扎扎实实、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夯实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根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成才,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另外,在良好的亲子关系建设中,若没有体谅和信任,便没有沟通和依赖。为此,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多抽出时间加强亲子交流,对于良好细心的品德可以进行实操演练或转换身份来教育,这样更有利于孩子收获更美好的道德行为。

父母应该从小就开始形成孩子的好习惯。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原则是可以指导,但永远不要安排,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责任感和独立性。

《家庭教育促进法》对既有法律和政策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充分吸纳了地方立法的经验,规定了家庭教育工作应该坚持监护人责任的原则及主要内容,明确家庭教育的主体、内容、方式等重点内容,从家庭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等维度描绘了家庭教育的法治图景。

最后我们要跟进评价,可以引入适当的奖惩机制。比如和孩子约三章,若做事拖拉会受到什么惩罚,像不能玩心爱的玩具,罚写说明书等;如果做事麻利会获得什么奖励,像和家长一起看电影,一起逛公园,吃喜欢的美食等,以评价来持续跟踪孩子的改进情况,直到养成良好的习惯。

不可否认,让孩子考出漂亮的成绩、升入理想的大学,这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成果,但不是家庭教育的全部。如果家长把“好教育”标准仅仅局限在孩子的考试的高分数上,把家庭变成了孩子的“附属学校”,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人格培养,那就一定不是“好教育”,甚至离“好教育”的标准越来越远,最终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活动期间,街道共发放节水宣传单500余份,现场解答居民的咨询问题40余个,通过微信、QQ群发布节水知识上千条,进一步提升了市民节水意识,引导群众自觉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切实增强了市民的节水、爱水意识。

第三个习惯是养成阅读的习惯。每天坚持阅读,阅读可以帮孩子培养好的语感,有助于提高语文阅读和作文的成绩,同时我现在每天与孩子一起读一篇语故事,帮助她培养文的兴趣。

孩子这种情况,并不是一蹴而就,还是需要从日常入手,比如做家庭作业。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成绩平时不错就会对此掉以轻心,当然也有家长时时刻刻盯着孩子做作业,这些习惯对孩子的学习并不利,需要家长在日常中改正。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