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金湖叛逆孩子改造学校过分的犯吗
时间:2024-06-29 05:14:25来源:地方日报

其他还包括身体不适、家庭功能失调等都可能导致学龄期儿童出现对上学的抗拒。只有找到了可能的原因并帮助孩子解决才是改善起床气的关键。与其不停地焦虑、胡思乱想,建议不如多跟身边有经验的幼儿家长沟通沟通,讨教一些家园互通的经验,转移注意力,克服自身焦虑,帮助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得越来越开心!

2020年10月中旬,我班从私立学校转来一名学生。这名学生胖胖的,长的虎实敦厚,一直不抬头,怯生生的,依偎着妈妈。学生妈妈给我说孩子的情况,说着说着,不由得流下眼泪,原来孩子在私立学校受欺负,思想上产生了恐惧感,死活不去上学。为此父母没少带着孩子去各大医院求医,有将近一年没有上学。学生在家把父母折腾得没辙,父母无奈把他送到我们学校试试,希望老师多多关照!

1.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会产生一些心理压力和想:“孩子上了幼儿园好像没那么听我的话。”产生失落感和焦虑感,担心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但家长这样的焦虑情绪是会影响孩子,不利于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

2.把孩子送到国外上学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像国内那样对孩子进行灌输式的教育。

3.贪玩厌学对学习维持三分钟热度,难以保持长久的热情,比如,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容易的学习内容,就学得很有劲头;遇到不感兴趣的、有难度的内容,立刻就失去了耐心。因此有不少家长这样抱怨:我孩子不比别的孩子笨,就是没耐性,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问题表现:喜欢做小动作,如抖腿,转笔等,缺乏耐力与毅力,不能静下心写作业学习有惰性,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原因分析:家长溺爱孩子,孩子任性、贪玩,意志未能从小锻炼,在学习上怕吃苦,总希望能投机取巧走捷径,缺乏自控力,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干扰。解决方案:树立学习榜样,塑造学习典范,兴趣教学,培养对学习长久的热情,创设疑难情境,在磨砺中培养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4.父母与成人子女之间的“分离”焦虑,更多的是父母那一方,因为父母担心孩子一个人生活得不好,这种担心是爱的体现;同时,父母内心还可能有一种潜在的被抛弃感,进而不愿和孩子“分离”。

5.作为父母,如果自己的孩子出现厌学的心理。一定要帮助孩子及时分析原因,找到合理的解决办,尽早帮助孩子克服厌学心理。

不愿孩子输在“任何一条起跑线”上,这是家长的普遍心理。怕孩子学少了,怕以后跟不上,怕孩子比人低,“三怕焦虑”已成大多数家长心病。

最重要的是当时年代能上学的孩子都是不容易的偏爱,在重男轻女明显的生存环境下,一般女孩子因为家庭条件较差都没有办上学,而家里面能上学的孩子都是打小有着好苗子,面对这样难得的机会自然会发愤图强,努力读书以求改变命运,这种情况倒也应了那句“穷人家的早当家”。

很多家长都在诉说着青春期孩子的各种问题,但其实孩子所有的问题均来自于父母本身,很多父母不愿面对甚至逃避……

孩子出现入园焦虑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时候家长千万不要盲目批评孩子或者跟别家娃来做比较,重要的是家长要了解孩子心里抗拒入园、害怕入园的原因,对症下药。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